8月14日星期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一份行政备忘录,指令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决定是否就中国有关法律、政策、实践或做法可能不合理或歧视性地损害美国知识产权、创新或技术发展展开调查(301调查)。
莱特希泽随后表示将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需要将采取行动保护美国工业的未来。”
这一举措预示着,特朗普可能对中国输美商品施加关税,并有可能限制其他贸易行动,可能标志着中美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爆发贸易战的第一步。
特朗普还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要保护美国工人的权益。
特朗普对中国贸易发起的警告的同一周,8月16日,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之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开始谈判。
特朗普的新指令特别关注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因在华美国企业一直投诉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
美国还指控中方试图通过间谍、黑客或胁迫等手段要求美国公司移交知识产权,如软件产品专利等。中国法律要求能源和汽车等行业的外国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这往往导致外国技术转移到中国企业。
2017年2月份,美国反知识产权窃取委员会(Commission on the Theft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仿冒、盗版以及盗窃商业机密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至多6000亿美元的损失,并表示中国是这类问题的主要“元凶”。
特朗普政府准备对中国发起贸易攻击之际,美国政府又在试图就朝鲜核计划问题与中方合作,认为中方对解决朝鲜核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专家说,特朗普在签署备忘录时,措辞婉转反映了美国政府对朝鲜问题的重视。特朗普并没有直接命令Lighthizer展开调查,而是指示了Lighthizer确定是否需要展开调查。
8月14日,特朗普的委婉言论,是特朗普数周来的第二次改变姿态,以安抚中国,防止中国做出强烈反应。8月15日,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的任何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必将损害双边经贸关系及双方企业利益。希望美贸易代表要尊重客观事实,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
特朗普反复抨击中国的贸易行为,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制造业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据美国统计局数据,2016年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最大,为3470亿美元(约合2.36万亿元人民币),占美国GDP的1.7%。
特朗普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美中贸易逆差。
当然中国也没有在怕的,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前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相继发声,措辞相当严厉。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14日警告称,“打贸易战没有前途,没有赢家,只会双输”。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5日则连用两个“必将”:美方的任何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必将损害双边经贸关系及双方企业利益”;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在国是直通车印象里,商务部做如此强硬的表态并不多见。
301调查并不见得是现有贸易救济措施里最猛烈的手段。黑名单、禁运也比301调查更严重。
但如果像特朗普此前声称的那样征收45%边境调节税,“那就等于对别国商品关上大门”,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301调查“分量相当重”。
中美究竟会不会爆发贸易战,要看中国将采取哪些反制措施,双方将往来多少回合。
“如果中美双方这样你来我往发展下去,贸易摩擦就有可能演化为贸易战,其规模亦会不断扩大,黑名单或禁运等手段都将被相继使用,最后甚至会升级为包括金融战在内的全面经济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
但张宇燕也指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目标不是要发动贸易战,而是要通过威胁发动贸易战来获得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投资条件。说他没有削弱中国实力的愿望显然是错误判断,但以牺牲本国经济利益作为削弱中国的代价,而且有可能代价高昂,恐怕就不是特朗普的本意。
一个例子是,2009 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迫于国内压力,决定对进口的中国造轮胎征收 35%的反倾销税。提高关税后美国对中国轮胎的进口量迅速下降,并使美国轮胎产业中的 1200 人保住了工作。后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由于进口下降导致轮胎价格上涨,美国消费者每年为购买轮胎多付出了 11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政府为保住一个轮胎业工作岗位花费了 90 万美元。
就这还不包括中国报复造成的损失。彼时,中国用提高美国家禽产品的进口税来回敬美国,导致美国对中国家禽出口锐减 90%,共损失 10 亿美元。
中美全面贸易战不会轻易打响
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使中美全面贸易战不会轻易打响。
美方已经向国际社会作过承诺,以符合世贸规则的方式执行301制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Chad Bown)称,启动301调查,全世界都会注意到美国在信守承诺和规则上出尔反尔。
当今已经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能“任性”的时代。即使美国是超级大国也不能为所欲为,必须遵守以联合国为基础建立起的国际准则。如果没有发达经济体群体的支持与合作,美国的决策很可能无法实施。而如果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置之不理,美国也做不成什么大事。张宇燕说,在此情况下,“中美全面贸易战打不起来”。
尽管中美全面贸易战可能打不起来,但美国在个别产品、个别行业上对华施加贸易保护措施几乎不可避免,比如征收高额关税等。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头”——机电、服装、玩具等行业或将受到较大冲击。此外,中国在美国的科技型企业,以及和美国科技公司来往较多的企业也可能受到影响。
“中美之间爆发有一定烈度、局部的贸易战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醒说,相关产业、行业都应做好针对性预案,一旦形势不妙即可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反制。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等问题也是欧盟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关切。在美国已率先举起301调查大棒之际,欧盟等会否趁机跟着“起哄”?在国际贸易领域,这种恶意跟风并非没有先例。2013年5月,中欧爆发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两个月后,美国也对华光伏产品做出反倾销初裁。
白明认为,美国此举的确有不好的示范效应。但考虑到欧盟与中国有多方面共同利益,欧盟对美国这一公然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举动不会盲目跟进。
文章整合自雨果网、国贸直通车、中国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